清谈家,晋明帝的另一个女婿,算是桓温的连襟。当然他们的交情绝不止普通的连襟那么简单。比如在桓温入主荆州的事情上,刘惔是反对桓温当荆州刺史的。作为和桓温从小长大的至交,他太清楚桓温的才能和做派了(惔每奇温才,而知其有不臣之迹)。可惜他的主张并不为当权的司马昱所理解,若干年后,后者将见识到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然而即使这样,当桓温想入主荆州,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仍然首先想到了刘惔。而刘惔也毫不犹豫的帮助了桓温。以下的两个故事,或可为注脚: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
宣武(按,温封南郡公,谥宣武)征还,刘尹数十里迎之。桓都不语,直云:“垂长衣,谈清言,竟是谁功?”刘答曰:“晋德灵长,功岂在尔?”
刘惔虽然称呼桓温为“老贼”,但从桓温出征(这里的猎,恐怕不是简单的打猎吧),先去刘惔那里看看;桓温打仗回来,刘惔会出城数十里迎接来看,两人的交情绝对是莫逆之交,非寻常可比。
当然还有更夸张的:
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
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可以把脚放在对方的脖子上,可以用弹弓去射对方的枕头,这是怎样的一种深厚的友情才能达到的地步?
刘惔虽是清谈家,但是才识过人,如果不是只活了三十六岁,必是桓温政治上旗鼓相当的对手。
桓温平蜀后,羽翼丰满。于是朝廷扶持殷浩等人,牵制桓温。刘惔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殷浩清谈不行,手段也比不过桓温,根本就不是桓温的对手。结果也正如所言。
在南朝的历史中,北伐一直是国家名义上的头等大事。中央和地方的实力派为了争权夺利,常以北伐作为自己政治正确性的号召。
桓温上表北伐,朝廷不许,但又不可能一直不许,于是只好自己来。可惜殷浩才能有限,几次北伐都是大败而回,结果被桓温抓住打败仗的把柄,上表弹劾为庶人。这样一来,朝廷也就无力限制桓温的北伐了。
桓温第一次北伐,选择进攻前秦占据的关中地区,最初进展顺利,甚至一度攻到长安城下。在这里,桓温遇到了王猛。这位后来辅助苻坚统一北方的超卓人物,给桓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很快,由于粮草不济,桓温选择了退兵。他邀王猛一同南下,可惜王猛没有追随。
桓温第二次北伐,攻克洛阳。可惜回军之后,这些地盘又相继失陷。
慕容恪去世之后,前燕国势不稳。于是桓温乘机第三次北伐,可惜在枋头遭遇“北霸枪”慕容垂,功败垂成。
桓温的北伐,从结果来看,并没有为南朝获得很大的好处。但后人仍然认为桓温是当时南朝最杰出的人物,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桓温北伐毕竟曾经一度取得过成功。一改永嘉之乱后,汉人屡战屡败的状况,改善了南朝的国际形象。而同期谢万、殷浩主持的北伐,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打过胜仗。
2.门阀政治所导致的地方割据,使南朝各方互相不配合。殷浩北伐,桓温看笑话,桓温北伐,朝廷也冷眼旁观。桓温实际上不过以一州之力,独力北伐。因此每次北伐,先胜后败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了。
3.桓温虽然不遵章法约束,但行事却相当持重。比如第一次北伐关中,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桓温始终没有选择攻打长安。这也是他北伐失败,但自身实力反而越来越强的根本原因。
桓温晚年走上了和曹操、司马懿一样的弄权之路,但桓温的势力基本上局限在荆州,对中央政府的影响力,远不及曹操。因此这些弄权行为,实际上仍是试探的成分居多。
数次北伐的失败,使他明白没有统一的政权,北伐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他试图改变这样的割据形势,但这时前秦已在北方迅速崛起,客观形势实际上已经不允许南朝再起内讧,因此,桓温最终也没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有人说,悲剧读一半是喜剧,喜剧读一半是悲剧。苻坚的人生如果只看前半段的话,基本也是李世民的翻版。前秦不仅是十六国的顶峰,而且也是北朝的顶峰,后来的北朝只在统一中国前10年,才达到这样的疆域。
前秦的瓦解,其实并非苻坚妇人之仁,而在于他的选择而已。苻坚先后斩杀苻生、苻法、苻双等亲戚,姓苻的被他砍了有一箩筐,这哪里是什么妇人之仁?没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对于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来说,瓦解几乎是必然的。
在这一点上,司马炎远比苻坚高明,八王之乱不管怎么乱,天下始终还是司马氏的天下。后世的武周皇帝,大概最终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武氏子弟。
苻坚大约也是十六国时期,唯一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国君。他的功业无人能及,但其他国家基本上都要到强人的下一代或下两代才玩完,强人自己有死于政变的,但却没有如苻坚这样,死于外敌的。
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妻子刘氏,是名士刘惔的妹妹。
如果没有后来的功业,那么谢安隐居东山的事情,大约也会被扣上殷浩之流沽名钓誉的帽子,因为“东山再起”这个成语虽然出自谢安,但却不是他的首创,之前的殷浩早就用过了。
谢安仕途的第一站,是出任桓温的幕僚。后世常以桓温之不臣,诟病谢安的选择。但我觉得这是事后诸葛亮的做法,那个时代正是桓温积极进取,恢复中原的时代。放眼整个南朝,也只有桓温才能给人以希望。桓温以其绝世枭雄的气度和魅力,在其帐下汇聚了大批人才,谢安、谢玄、郗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谢安更是深受桓温器重。
而且换个角度来说,谢安的这段经历,相当于在桓温阵营中布下了暗棋。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望,谢安是不可能在桓温死后,很快搞定桓氏家族,稳定江南政局的。
谢安仕途的第二站,是吴兴太守。在这个任上,谢安并未作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当时声誉一般,但离开后便为众人所怀念。谢安治国以儒、道互补,讲究以静制动,虽然动静不大,却不代表没有成效,所谓“善治者,防患于未然也”。
再然后,就是谢安阻击桓温篡位的经典一幕了。这一仗谢安胜的有惊无险,他恐怕是刘惔之外,最了解桓温的人了。
桓温死后,谢安开始执掌政权。就在桓温去世后一年,前秦平定巴蜀,重新将南朝打回原形,也使南朝上下空前团结。
谢安派谢玄组建北府兵,北府兵成为后来南朝军队的主力,并上演了淝水之战的大逆转。谢安的“山墅博弈,宼来不惊”与苻坚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为了此战的注脚。
淝水之战是谢安的巅峰,也是陈郡谢氏的巅峰。多少豪门身处高位,而不知自抑,终落得家破人亡,惨淡收场。谢安政治上并无太大野心,此时激流勇退,换来了陈郡谢氏未来百年的兴旺。
边荒传说中谢安的形象与历史最为接近,是个不会武功,却能左右天下大势的超卓人物。他与慕容恪、王猛堪称那个时代的超一流人物,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君。慕容恪死,前燕亡。王猛死,前秦亡。谢安死,东晋虽然又维持了30年,但根基已乱,覆灭不过早晚的事。
轮到边荒传说中,最酷的玄帅登场了。上面在安公的章节,一笔带过的淝水之战和北府兵,这里可以好好聊聊了。
谢玄幼年在叔叔谢安的东山学堂读书,行事风格上深受谢安的影响。其父谢奕是谢安的长兄,与桓温私交甚好,因此谢玄最早也在桓温手下任职。桓温对这个年轻人十分器重,认为他将来必有大作为。
谢安执政之后,为了防御前秦,也为了改变朝廷军事上受制于荆州集团的现状,任命谢玄为兖州刺史,坐镇广陵、京口。
谢玄在任上,大量招募顽强勇敢之人,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人都因为勇敢威武而应选。旧称京口为“北府”,故这只军队又名“北府兵”。
京口,本是王敦、苏峻之乱后,朝廷为制衡荆州集团而设置的军镇。然而由于江南集团始终处于若干豪门的共同控制之下,这些豪门虽有制约荆州集团的意愿,但又不愿意朝廷掌控过强的军事实力,因而京口的驻军始终不成气候。
北府兵的出现,不仅使南朝政权掌握了一只强悍的军队,也彻底改变了南朝枝强干弱的军事格局。此前荆州集团叛乱,朝廷往往无力抗拒,但此后荆州集团叛乱,如果不得到北府兵的首肯,就不能成功。
北府兵的兵种构成上,不仅包含传统的步骑兵,而且还加入了水军。到了刘裕统帅北府兵时,更是形成了有名的“却月阵”,创造了2000步兵击败3万骑兵的军事神话。
北府兵成军第二年,苻坚攻克襄阳,并派兵进攻淮南,谢玄领兵反击,大败秦军。又过了5年,北府兵在淝水彻底击败苻坚,并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此后数十年间,南朝再无外族侵略。
“天师”孙恩和他的道门前辈张角十分类似,他们都是以宗教旗帜发动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却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并最终导致了朝代更替。
在上面提及桓温的时候,我们曾说过,在门阀势力很强的时代,即使强如桓温,也不能改朝换代。而孙恩、卢循起义,沉重打击了江南的门阀士族,从而为后来刘裕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您的打赏,是对我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