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荒,偶然看起了黄大仙的《边荒传说》,再延而伸之,将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读物也过了一遍。于是忍不住手痒,推出此篇人物志,也算是读后感吧。
三国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实际上真正为大家所乐道的,不过是从黄巾起义到诸葛亮去世之间的50年。对现代人来说,这种结果无疑要归功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流行。但从真正的历史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倒因为果了:是先有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然后才有罗贯中将之集为《三国演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却唯独这五十年这么火爆呢?
1)乱世。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乱世无疑是最能提供素材的地方。不独中国这样,外国也差不多。比如日本最出名的历史剧——大河剧,其剧本几乎全集中在源平、战国和幕末这三个乱世。可能只有德川吉宗是个例外,那是一个治世的中兴之主。
2)对手戏。一边倒的虐菜,肯定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戏来的精彩。比如都是乱世,东汉刘秀的故事,显然就不如他的祖先刘邦来的精彩。刘秀的风险主要是在给人打工的阶段,一旦自己当上老板,天下就注定是他的,因为他的对手没有一个能成器的。但个人以为,刘秀的能力并非如石勒所言,不及刘邦。刘邦要是没有三杰相助,几乎肯定不是项羽的对手。但刘秀文武全才,云台二十八将不过是跟对了老板而已,没有他们,换另一拨人刘秀也照样可以得天下。
3)时间跨度。50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长度。太短,则没有太多故事,太长的话,又会导致人物注意力的分散——往往上个故事的主角,活不到下一个故事。当然人物注意力不完全和时间成正比。比如五代十国,加起来也不过53年。但是皇帝朝代走马灯似的换,照样会让人注意力分散。当然,这个时期也有不变的东西,比如宰相冯道,历四朝十帝,还外加外族的契丹皇帝,真是前无古人,后面也很难有来者。
从这三个标准来说,三国故事的后半部分(234年~280年),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精彩了。比如刘禅被视作低能儿,但其实他在诸葛亮死后,又当了29年皇帝,这比诸葛亮的政治生涯(207年~234年)还长。但多数的读者恐怕是感觉不到这一点的。
至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由于没有评书的存在,基本上多数人的知识,也就止于中学历史课本了。话说中国的评书艺术,最热衷的当属三国,其次隋唐、说岳、楚汉、东周,再次残唐、英烈、光武,好像就没两晋南北朝啥事。勉强算算,也就一个《续三国演义》这样的烂作,还只写到苏峻之乱就完了。
本人物志的目的,是以人物为纲,提供一些比课本稍多,但还达不到入门级的内容。想要入门,又不想读二十四史的话,可以看看蔡东藩先生的书。
阳谋的代表人物。羊祜的战术能力,其实是不如对手陆抗的,西陵之战被后者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于是不得不采用怀柔的阳谋。但阳谋之所以称为阳谋,实在于即使你知道对手的招数,还是没有办法破解。陆抗吃羊祜送的药,未尝没有试探的成分:如果他中毒,不是刚好可以揭穿羊祜的伪君子面目?但是什么也没发生,于是最终还是羊祜笑到了最后。司马炎将灭吴首功记到羊祜头上,那是一点也没错的。
天下一统后的十年,除了石崇和王恺斗富之外,并无值得记录的人物。后面的八王之乱,更如一批跳梁小丑上蹿下跳,那叫一个乱。读了好几遍书,还是搞不清谁杀谁。
然后,终结者来了。虽然成汉的李氏兄弟揭竿要比刘渊更早,但论影响力,还得是刘渊。刘聪、刘耀、石勒这帮悍匪都是他的小弟。他是十六国中的第一个牛人。他的势力完成了生擒两个皇帝的壮举,这个记录直到800年后,才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追平。
而且他也是北方各路叛军名义上的领袖。这个殊荣,在两晋时代,只有他和苻坚达成过,石勒还差了点儿。
穷孩子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刘邦好歹还一亭长,这哥们就一奴隶。
胡人内迁,主要是拜黄巾起义之后,中原人口锐减所赐,曹魏政权曾大量招募胡人屯田。同时各种奴隶贸易也很繁盛。经过百年的移民史,到八王之乱时,山西、河北等地已经严重胡化了。这为后来的五胡乱华打下了人口基础。
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占有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十六国中仅次于前秦的强大政权。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南北对峙的第一次预演。其气度、勇猛、战术均是第一流的人才,但战略上非常仰赖张宾。个人认为,没有张宾,仅凭石勒,是斗不过刘秀的。
张宾、王猛、崔浩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杰出的谋臣。张宾、王猛皆是寒士出身,又都是有大志向和大才干的人。这在当时重门第的南朝来说,绝对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崔浩虽然是北方高门士族出身,但此时北方变乱已久,华夷之辨反不如初期那么严格,其次南朝还有个臭毛病:都是高门士族,先南渡的瞧不起后南渡的。因此崔浩为北魏效力,也是不难理解的。
边荒集的创建者,流民武装的祖师爷,“闻鸡起舞”、“中流击水”等典故的发明人。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通俗点说,就是平原地区的富户修筑的中式城堡。在刘渊、石勒的年代,胡人虽然抓皇帝,如探囊取物,石勒甚至还曾经攻下过江夏,但总的来说,并不能有效控制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大片区域。因此北方士族的坞堡,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
黄大仙笔下的边荒集,当是以坞堡为原型所写。坞堡的历史延续很久,直到民国时期,仍很常见。最有名的当推台儿庄,城墙近十米厚,虽以日军矶谷师团之强,仍折戟于此。
祖逖的主要成就,是统合坞堡,招徕流民,形成了一只强悍的军队。这个招数在800年后,被宗泽学了去,成为了女真人的克星。这两个人最后的结局也惊人相似,都是壮志未酬而亡。在他们的灰烬上,诞生了冠绝当世的流民武装——北府兵和岳家军。
勇猛的将军,残暴的君主。其统治后期爆发严重危机,坐拥北方最强实力,却先后东败于慕容皝,西败于谢艾。估计再多活几年,怕是要不得善终。
有勇无谋的另一个吕布。最为后人记得的,恐怕是他的“杀胡令”。
十六国第一名将。他为人外圆内方,用兵外松内紧(他的军营从外面看,守备十分松懈,但从未有人能因此占便宜);慎杀,而不惮杀,是极少数杀人无数,但却深得民心的胡人政治家,气度功业都是超一流的人物。他虽然不是前燕的皇帝,但却是前燕政权的灵魂。他在,则强如苻坚王猛,也只有闭关防守的份儿,他亡,号称当时最强的前燕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两晋南北朝时期,多次出现三国对峙的情况。不过和三国时期曹魏独霸北方,蜀吴分治南方不同,这时的三国对峙是南朝(这里是广义的南朝,泛指永嘉之乱到隋统一全国之间南方的各个汉人政权,以下如无特殊指出,均采此意)独占南方,而北方以潼关为界,划为东西两大阵营。这种对峙的多次出现,事实上形成了江南豪族、关陇豪族和河东豪族三大士族集团。
第一次三国对峙是东晋、前赵、后赵对峙。
慕容恪时代,是第二次三国对峙:东晋、前秦、前燕。
由于一本叫做《世说新语》的笔记小说,让我们对南朝风流人物的认识,其实超出北朝不少。且桓温本人活的比较久,和他打交道的人物自然非常多,因此这里将桓温的人物志分为两部分,中间插入一些别的人物,这样好看一些。
上面这些个都是活跃在北方的人物。同时期南方的东晋汉人政权,实在乏善可陈。王导号称名相,不过仅能偏安东南。而且他兄弟王敦,还做了叛逆,给国家以极大的损失,并首开荆州军阀左右朝政的恶例。其他如陶侃,内战勉强还算内行,但也就是一个土财主,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远不如温峤那么无私。但后者的能力又实在有限。
桓温的出现,结束了东晋外战无人的状况。他刚出道时,东晋的疆域,实际上和南朝陈是差不多的,算是南朝的第一个低谷。
桓温的人生轨迹和曹操颇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官宦出身,早年均抱着匡君辅国的志向,并不是生来就怀篡逆之心。桓温甚至还做了晋明帝的女婿。
桓温的第一个成就,是入主荆州。在东晋门阀割据的时代,荆州是个很特殊的地方。一方面,荆州居于长江上游,是江南连接西蜀的通道,同时也是拱卫江南的屏障,其军事实力向来居于各州之首。但另一方面,由于离首都过远,政治影响力反而十分有限,传统意义上的江南高门,实际上是不大瞧得起荆州士族的。因此,荆州的当权者,当个军阀容易,统一南方却难比登天。这从王敦、桓玄叛乱的失败就可以看的很明白。
桓温的前任荆州刺史庾翼,就是个想将权力世袭下去的军阀。但桓温毕竟不是桓玄,他的行事虽然不守规矩,但绝不是个莽夫。他携谢奕、刘惔入荆,以江南豪族势力压服庾氏家族,兵不血刃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桓温的第二个成就,是消灭成汉。这是永嘉之乱以来,第一个亡于东晋的十六国政权。实际上东晋虽然偏安一隅,但在大多数时间,由于内部相对统一,仍然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政权。十六国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都是直接或间接亡于东晋。
桓温率军入蜀,时人大多认为桓温难以成功,唯有刘惔认为可成。有人询问原因,刘惔说:“桓温赌博的时候,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就不博。因此伐蜀必成,但恐怕桓温最终要专制朝廷。”
您的打赏,是对我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