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killerfarm Hacking V8.0

Nature » 化学(一)

2020-08-12 :: 4431 Words

化学

话说NIST上的好东西真不少。。。


https://zhuanlan.zhihu.com/chemicalelement

一个元素方面的专栏


伊朗时任总统内贾德视察伊朗首枚首枚燃料棒装填作业。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不需要任何防护,左边小哥戴的手套以及右边大叔戴的口罩与其说是在保护他们自己,不如说是在保护燃料棒束,避免其沾染汗渍和唾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6942

天然铀的放射性类型是什么?近距离接触对人有危害吗?


他是淘宝上的“绝命毒师”,他开了一家只卖化学元素的店铺——冥灵化试。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

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787222

为什么相比于稀硫酸,浓硫酸有如此多特殊的性质,浓度的改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https://baike.baidu.com/item/酸碱理论/5459283

酸碱理论


一位叫珀金的英国人在18世纪的时候,在尝试合成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失败后,为了洗净瓶底残留的焦黑色物质,便想到用酒精去溶解掉它,而当酒精加入到了烧瓶之后,珀金忽然睁大了早已疲倦的眼睛,黑色物质被酒精溶解成了美丽夺目的紫色!意外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合成染料的华丽色彩令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为之青睐,这位英国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马申请了苯胺紫的发明专利,1857年,珀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苯胺紫的合成染料工厂,并因此成为世界巨富。

以现在人的目光看这身紫色晚礼服非常朴素无华,但是在当时,能做紫色的天然染料非常的稀有,以至于曾经名震欧亚的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颁布了一条法律,除皇室外穿着紫色的人们均会被处死,此时的紫色还有一个别称,那就是帝王紫

一位名叫狄斯巴赫的德国人,机缘巧合的将草木灰和牛血加入到化学试剂中进行反应,过滤不溶物后便得到了大名鼎鼎的普鲁士蓝

https://mp.weixin.qq.com/s/r5FEsFcQqr9AFeI6XOUgKA

为什么少有见紫色的国旗呢?


除了天然的硝石矿(含氮的硝酸盐矿物)和鸟粪石外,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是没有什么能够大量供应“固体”状态氮的手段。

在化工工业发展起来之前,在农村,粪便就是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长辈讲过,他小时候在外面玩耍如果拉了大便是要用树叶包着拿回家的。

德国化学家哈伯利用空气中的氮和氢气在铁催化下合成氨的哈伯合成法,然后加上铂催化的氨氧化环节,就得到了硝酸。

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犹太裔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1918)。他发明的毒气毒瞎了元首的狗眼,于是元首上台就把他赶到国外去了。

Carl Bosch,1874~1940,德国工业化学家。莱比锡大学博士。1908~1913年改进了高压合成氨的催化方法,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诺贝尔化学奖(1931)。1914年起,历任巴斯夫董事长、IG法本董事局主席。

https://mp.weixin.qq.com/s/5uy06q7-PhJwj5Zgd2OI2g

一种元素的爆炸艺术

https://mp.weixin.qq.com/s/q3tf00y4_Ts2x_b01Y9Jfw

氮元素的奇幻漂流

https://mp.weixin.qq.com/s/UW6k_M8bMEy_C_m5tYALoA

北大教授细说贝鲁特大爆炸 “元凶”:100年了,人类仍未吸取教训

https://mp.weixin.qq.com/s/ZfRpG4ZsAk11yoxuVIIzSw

弗里茨·哈伯:养活了二十亿人的“化学战之父”


赫尔利茨伯爵夫人案件:

这位伯爵家起了一场大火,火后伯爵夫人丢了一枚宝石戒指,而这枚戒指却出现在了伯爵夫人侍从的手里。侍从拒不承认偷窃,声称戒指是自己很早之前得到的,并不是伯爵夫人那一枚。

李比希教授测定了金属的成分,然后说道:“戒指上的白蛇是金属铂,即所谓‘白金’制成的。现在伯爵夫人侍仆的罪行是明显的,因为白金从1819年起,才用于首饰业中,而他却硬说这个戒指从1805年就到了他手中。”

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1973,德国化学家。University of Erlangen博士(1823)。University of Giessen教授。有机化学之父,肥料工业之父。

凯库勒这段我最不服气了!碳六氢六,不饱和度四就行了啊,可以是正八面体,二炔烃,二烯+炔,环丙烯基+炔,六元环+双键+三键,两个公用一条边的六元环+两个双键……分分钟随便想几十种。凯君几年憋出来一种,最后还被实践证明是错的(大π键,不是单双键交错),然后还名垂青史…不公平啊!

楼上觉得凯库勒不行的那位同学,看起来想显摆自己的高中化学啊,可惜并不对。苯环的结构不是想不到的问题,而是写出来不符合实验数据。棱晶烷二烯炔哪个能解释苯环反常的氢化热?连余价式结构都打不过,就不要碰瓷凯库勒式了。而且凯当时明确了这六个位置完全等价,你好歹看一眼相关资料,这么写只是当时杂化理论和共振式并不成熟,更没有分子轨道,不好表示而已。有了分子轨道谁管这个叫大π键?

氢化热: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加氢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如烯烃分子中每个双键的平均氢化热越小则表明它的位能越低、稳定越好。

环己烯上一个氢,氢化热119.5。苯上三个氢,氢化热208.16。但是苯的平均氢化热是208.16/3=69.4,比环己烯低多了。

Friedrich August Kekulé,1829~1896,德国化学家。University of Giessen博士(1852)。University of Heidelberg教授。在最初的5个诺贝尔化学奖中,他的学生占了3个:van ‘t Hoff(1901)、Fischer(1902)、Baeyer(1905)。

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1835~1917,德国化学家。Berlin University博士(1858),导师Kekulé。(跑到别的学校找导师,不知道这学籍是怎么操作的,或者对官二代来说,是常规操作?)先后执教于University of Strasbourg、University of Munich。在染料和有机化合物等方面有卓越贡献。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Johann Jacob Baeyer,1794~1885。Adolf von Baeyer的父亲。比诺奖儿子更牛的存在。
年轻时从军,官至普鲁士总参谋部陆军中将。他虽然出身行伍,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感兴趣,但是日常工作很繁忙,没有时间学习。为此他非常苦恼,经常向一位牧师述说自己的心愿。牧师劝他退休后再作学习打算也不迟,只要坚持必能有一技之长。
他牢记牧师之言,50岁时开始学习地质学。周围的人对他冷潮热讽,他全然不顾。76岁时创立柏林地质研究院,成为首任院长。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IAG)的创始人(1862)。

https://mp.weixin.qq.com/s/RIP9yP4e8ZfPS-12ZAwblw

他在梦里解决了一个让科学家们头秃了几十年的难题,从此和蛇绑在了一起…(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825026

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才不会和你讲这个秘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846851

苯为什么比环己烯稳定,苯的氢化热不是大于环己烯的氢化热吗?


最早诞生玻璃感光底片只对蓝光紫外光敏感,1873年推出的新感光乳胶也只对绿光和蓝光敏感。

由于他们都缺乏对红光的敏感性,造成了人物脸上的雀斑和皱纹被放大,嘴唇变黑。

所以我们今天来看林肯的原始照片,会发现林肯脸上呈现出很多夸张的皱纹。

1907年,对红蓝绿都敏感的全色底片诞生。所以1913年采用新技术拍摄的潘克斯特(时年55岁),脸部皮肤要干净和平整得多。

https://mp.weixin.qq.com/s/Ozpxw121-JnAbUF53eXqzQ

这款“穿越相机”把老照片换成现代风


凶手正是死者身边的人,TA利用身份便利,悄悄在药瓶加入了溴化物,让溶解的士的宁沉淀,聚集到瓶底。死者前几次服药,其实根本没吃进药品,直到最后一次服药,死者拿起药瓶,不知不觉间将整瓶的剂量一饮而尽。

士的宁在胃酸环境中无法吸收,必须到碱性的小肠中才行。而死者服用的吗啡能够减缓胃肠道的运动,使毒药停留在胃中更久,从而延后了毒发时间。

就是这三种在当时的英国可以合法购买的药品:补品士的宁、镇静药溴化物和麻醉剂吗啡,被心思缜密而又恶意满满的凶手加以利用,再结合其对死者生活方式的熟悉,巧妙地设计出一个“午夜密室毒杀案”。

https://mp.weixin.qq.com/s/fofNEdcFNI-Yr74imW2N8g

不知不觉毒死你

https://mp.weixin.qq.com/s/F0ONga94HeMbHfcPIMHfrg

花花草草催人命


很多人连一硝二硫三木炭的单位都不知道是什么,就以为自己能回到过去点出热兵器,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一硝的硝是一斤(十六两)硝,二硫三碳是论两的。


“洗洞”,就是一座废弃金矿用水和化学物质再“洗”一遍,能再淘出不少的金砂、金石,让这座金矿的价值直接翻个倍,然而被“洗”过的矿洞,却会变成夺命的“大口”。因为洗洞要使用高毒物质氰化钠,氰化钠遇水会释放出更毒的氢氰酸气体。所以洗洞者都要戴着防毒面具、背着氧气瓶进去“淘金”,一旦面具破损,他们就会马上死于矿坑。


硅和矽的区别,说到底就和Sodium和Natrium,Potassium和Kalium一样,只不过是近代欧洲化学用名中,反映在西欧的两大主流语族——日耳曼系和拉丁系名称上的区别而已。这两大系统分别以不同的途径传入中国,比如日耳曼系的路线是德语~荷兰语~日本兰学家~明治后日本化学教材~由日语(和制汉字)翻译到国内,拉丁系则是由拉丁语(欧洲科学领域的通用语)~法语~英语~英美传教士~由英语翻译到国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213795

大陆为何改“矽”为“硅”?


这个化学试剂叫考马斯亮蓝,是和蛋白质(汗液就可以)结合显蓝紫色,反应非常灵敏快速,亲测想清水洗掉是没戏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167970

猪肉章盖在人的皮肤上可以洗掉吗?

Fork me on 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