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killerfarm Hacking V8.0

linux » linux内核研究(一)

2015-03-27 :: 5215 Words

驱动开发

推荐入门读物《Beginning Linux Programming》,该书第3版已有中译本。

但第3版中的例子在2.6以后的新内核中不能编译。经研究发现,由于新版内核采用KBuild系统编译内核,所以驱动也必须使用KBuild系统编译。

驱动开发的头文件可以在/usr/src下找到。

进阶读物有: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

驱动开发和内核开发的联系与区别

驱动是内核的一部分,驱动开发工程师所需的技能,和内核开发工程师相差无几。但从工作内容来说,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驱动开发偏重于利用内核的现有驱动架构,给内核添加新的硬件支持,而内核开发,则主要是对系统架构进行修改,相当于为驱动开发提供弹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核的开发更为困难,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人才。

Linux源代码编译

1)按照一般的linux教程上的说法,编译的第一步,是配置内核的编译选项。这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从命令行方式的make config,到基于ncurse库的make menuconfig,再到基于qt的make xconfig和基于GTK+的make gconfig。这让我不得不感叹,即使是内核这样超底层的东西,居然也会用到GUI。Linus也不总是命令行的拥趸。

不过方式虽多,除了make config很不好用之外,其他几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式这一步的目标都是生成.config文件(注意是.config文件,而不是XXX.config文件)。

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步的存在,定制内核或者说裁剪内核,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不过编译选项实在是多,好些东西我也不能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只能说裁剪过内核,而不敢加上“熟悉”二字…

这里有个小技巧:make menuconfig时,可以按下/键启动编译选项的搜索功能。

2)接着就是make了,根据机器的给力的程度,这个过程会在十分钟到40分钟之间。最后生成了vmlinux这个内核镜像。

3)最后一步,是安装镜像,这一步由于比较有风险,我还没有实际操作。

内核开发心得

  • 从最简单的内核模块做起

最近开始研究linux驱动。应该说在驱动领域,我已经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算是新手,但是之前的开发要么是在嵌入式内核上,要么就直接是裸机程序,并没有做过真正的linux驱动程序。所以对于这个特定的领域来说,我就是一个新手。

闲话休提,先从最简单的可动态加载的模块说起。

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proc.html

这篇文章是我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资料中已经提到的,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作补遗之用。

1)makefile文件的名字必须为Makefile,不然会有编译错误。

2)示例代码虽然能够编译通过,但是insmod之后,会报如下的错误:

simple_lkm: module verification failed: signature and/or required key missing - tainting kernel

解决的办法是在最开头加上

#include <linux/init.h>

3)自动加载LKM

参考文献:

http://edoceo.com/howto/kernel-modules

以下为节选:


Module Configuration Files

The kernel modules can us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automatic loading. The first method (modules.conf) is my preferred method, but you can do as you please.

modules.conf - This method load the modules before the rest of the services, I think before your computer chooses which runlevel to use

rc.local - Using this method loads the modules after all other services are started **

从这里可以看出,LKM的加载是要看时机的,如果需要在服务启动之前加载的话,就修改/etc/modules,否则的话,就修改/etc/rc.local。

PS:/etc/modules由/etc/init/module-init-tools.conf 或 /etc/init/kmod.conf负责执行。

示例:

https://github.com/antkillerfarm/antkillerfarm_crazy/tree/master/linux_driver/simple-lkm

  • proc文件系统

继续按照上节的参考资料实践,但是发现create_proc_entry函数老是无法编译通过。于是找到现在版本的内核代码进行研究,发现该函数虽然还在用,但已经被定义为内部函数,且仅有一处用到。

这个过程同时也打开了我的思路——还有什么比内核代码更丰富的例子库呢?不管是proc文件系统,还是普通的设备驱动,在内核代码里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有了下面的示例:

https://github.com/antkillerfarm/antkillerfarm_crazy/tree/master/linux_driver/simple-vfs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proc_simple_vfs_write的返回值不能是0。否则的话,一旦用类似echo "a">/proc/simple-vfs这样的方式,向文件写入数据的时候,proc_simple_vfs_write会一直被反复调用。

2.如果想要用类似cat /proc/simple-vfs的方式读取文件的话,就需要使用seq_open、seq_open、seq_release、seq_printf等一系列以seq开头的函数。具体的实现可以参照内核中dma.c的代码。

永不返回的函数(never return function)

了解C语言的人都知道一个函数的最后一个语句通常是return语句。编译器在处理返回语句时,除了将返回值保存起来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清理堆栈。具体来说,就是将参数以及局部变量从堆栈中弹出。然后再从堆栈中得到调用函数时的PC寄存器的值,并将其加一个指令的长度,从而得到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再将这个地址放入PC寄存器中,完成整个返回流程,接着程序就会继续执行下去了。

对于返回值是void类型,也就是无返回值的函数,保存返回值是没有意义的,但它仍然会执行清理堆栈的操作。

以上提到的这些,基本上适用于99.99%的场合。但凡事无绝对,在一些特殊的地方,例如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某些函数,就不见得符合上边所说的这些。永不返回的函数就是其中之一。

在Linux源代码中,一个永不返回的函数通常拥有一个类似如下函数的声明:

` NORET_TYPE void do_exit(long code)`

考虑到NORET_TYPE的定义:

#define NORET_TYPE /**/

因此,NORET_TYPE在这里仅仅起到方便阅读代码的作用,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作用。

看到do_exit函数,可能熟悉Linux内核的朋友已经猜出永不返回的函数和普通函数有什么区别了。没错,do_exit函数是销毁进程的最后一步。由于进程已经销毁,从进程堆栈中获得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do_exit函数会调用schedule函数进行进程切换,从另一个进程的堆栈中获得相关寄存器的值,并恢复那个进程的执行。因此do_exit函数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返回的,一个调用了do_exit函数的函数,其位于do_exit函数之后的语句是不会执行到的。因此那个函数也成为了永不返回的函数。

Linux链表实现

数据结构课本上教链表的时候,一般是这样定义链表的数据结构的:

typedef struct {
    struct Node *next;
    UserData data;
}Node;

其中,data字段包含了要保存到链表中的数据内容。使用这样的数据结构实现的链表,通用性不好,需要针对不同的UserData类型定义不同的链表类型,尽管所有这些链表的操作都是类似的。当然这样的定义在C++中不是太大的问题,使用模板就可以实现对不同UserData类型的处理,虽然这样做无法避免代码段的膨胀,但是仅就书写使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不方便。

一种改进的办法是将数据结构改为下面的样子:

typedef struct {
    struct Node *next;
    void* data;
}Node;

用无类型的指针指向需要保存的数据内容,是一个通用性不错的办法。但是C语言本身没有对元数据的支持,一旦指针退化成无类型的指针,再想恢复成原来的数据类型就比较困难了。(元数据就是所有数据类型的基类,例如Java语言的Object类、MFC的CObject类、GTK的GObject结构。虽然元数据本身并不要求包含数据的类型信息,但在上述这些元数据的实现中,都提供了这个功能。)

Linux的做法是:(为了便于理解,进行了一些改写,以忽略与本话题无关的部分)

typedef struct {
    struct Node *next;
}Node;
typedef struct {
    Node *node;
    UserDataActual data;
}UserData;

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也就是将链表结点中包含用户数据,改为用户数据中包含链表结点。在链表处理时,将node传给链表处理函数。而在引用用户数据时,通过计算node和data的地址偏差,获得data的实际地址。具体的技巧如下:

UserDataActual* p_data = (UserDataActual*)(((char*)node) - (int)(&(((UserData*)0)->node)) + (int)(&(((UserData*)0)->data)));

可以看出,这种实现方式对node在UserData中出现的位置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有很好的灵活性。

内核模块的参数

用户模块可以通过main函数传递命令行参数。而内核模块也有类似的用法:

insmod module.ko [param1=value param2=value ...]

为了使用这些参数的值,要在模块中声明变量来保存它们,并在所有函数之外的某个地方使用宏MODULE_PARM(variable, type)MODULE_PARM_DESC(variable, description)来接收它们。

IO操作

readb从I/O读取8位数据(1字节)

readw从I/O读取16位数据(2字节)

readl从I/O读取32位数据(4字节)

writeb(),writew(),writel()也是类似的。

IO操作之所以用宏实现,是由于这是和具体机器相关的操作,有的甚至要用到汇编来实现。从计算机体系结构来说,IO空间可以和内存空间属于同一个地址空间,这样就无需特殊的指令,直接使用C语言的赋值语句即可达到效果。IO空间也可以和内存空间采用不同的地址空间(比如x86就是这样的),这时就需要特殊处理了。

内核模块的条件编译

内核代码除了可以采用C语言的预处理命令,进行条件编译之外。还可以在.o文件一级,实现条件编译。

例如,在Kbuild系统的Makefile中:

obj-y += foo.o

该例子告诉Kbuild在这目录里,有一个名为foo.o的目标文件。foo.o将从foo.c或foo.S文件编译得到。obj-y表示编译进内核,obj-m表示编译成内核模块。

将上面的例子稍微改一下:

obj-$(CONFIG_FOO) += foo.o

这里的$(CONFIG_FOO)可以为y(编译进内核)或m(编译成模块)。如果CONFIG_FOO不是y和m,那么该文件就不会被编译联接了。通过控制$(CONFIG_FOO)的值,即可实现.o文件一级的条件编译。

内核重启

include/reboot.h里总有一个函数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Fork me on 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