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killerfarm Hacking V7.0

写在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之后(一)

2016-03-20

写在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之后

2016.3

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是3月份IT界的焦点事件。受此影响,已经多年不关注围棋的我,重新燃起了对围棋的兴趣。一些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不吐不快。

应该说围棋虽然在中国流传较广,但在棋类受众中的影响力,仍远不及中国象棋。我私下猜测,这可能与棋子数量有关。

从物质条件看,围棋的拥有成本超过象棋不少。以淘宝为例,象棋可以做到8元以内,而围棋最少也要18元。不要小看这一点。虽然对于城里人来说,这10元算不了什么,但对乡下的小孩来说,这也是个不小的差异。

具体到我那个时代,一个班男生30人左右,基本都会下中国象棋,但只有5、6个会下围棋。这是个很小众的游戏。

PS:女生的资料不确切,我当然知道其中有会下围棋的人,然而所占比例如何,就不清楚了。至少小学时代,男女生们的圈子还是很少交集的。其实大了也一样,男女朋友一起看电影很正常,一起下棋恐怕就很另类了吧。

脑残儿童欢乐多

我大概9岁开始学习围棋,但在12岁以前,仅处于掌握基本规则的水平。当时,资讯不发达,会下围棋的小朋友们,多数都是从一些入门书籍中,获得基本的规则认识,很少有那种家学渊源的。因此水平都很差。

那时候的对局情况,简直就是脑残儿童欢乐多。一般是这样的,大家学着看来的棋谱,落子先把9个星位占住,然后任意发挥。

突然有一天,某人提议,围棋不就是个吃子的游戏吗?占什么星位啊,从头斗到尾多好?于是小伙伴们纷纷点头。此后一段时间,两个人下围棋,就犹如擀面团,从棋盘中间一路缠斗下来。什么时候面团扩大到棋盘边缘,这局棋也就结束了。

也有害怕被吃的,那叫一个稳,连跳都不敢,只敢一个子一个子的往前码。

纹枰论道

到了1994年,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CCTV5推出了一档栏目叫做“纹枰论道”。从这时起,我开始接触到真正的专业点评。

最大的进步在于布局。我放弃了以吃子为目的的下法,战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快便在整个年级中,名列前茅,拿了几次初中部或高中部冠军。当然小地方的学校,没什么高手不值得炫耀。

我遇到的最高手,算是一位同学的父亲,据说有业余3级的认证。但他实际水平应该不止这些。比如GnuGo的棋力为业余5级,我赢它并不费力。但高手让我9子,我还是赢不了。

后来到网上一查才知道,现在的围棋等级在业余1级和专业一段之间,还有个业余段位的区间。而当年高手告诉我的是,1级是业余棋手的最高等级,段位那是职业棋手的事情。当时情况下,职业一段虽然普遍水平高于业余1级,但遇到业余1级里的高手,被吊打的也不在少数。

我的围棋故事就讲到这里。围棋基本上只是我小学和初中的爱好,高中学业繁忙,没有时间玩。大学里,周围同学会下围棋的比例更低,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逐渐转向电脑。围棋成为了遗忘的角落。

那些年

下面开始讲述我对职业围棋圈的看法。首先,是下面的网站:

http://www.goratings.org/

这个网站收录了自1980年以来的职业围棋棋手交手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事实。

首先,80年代是日本的天下,即所谓“六超”(六大超一流棋手)时代。其中尤以赵治勋和小林光一最为凶残。

但是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的地位开始遭到挑战,代表人物是聂卫平和曹薰铉。

聂成名于中日围棋擂台赛,首次打破了六超神话。相比之下,曹的成就虽然在那个时代不起眼,然而长期影响力却远超聂。

在曹之前,韩国的围棋水平不高,无论中日都不大看得起韩国,但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其后20年,无数中日棋手都惨遭韩流荼毒。

当然,曹薰铉的功劳,有一多半在于培养了李昌镐这个超级大杀器。为了与李世石相区别,这里将李昌镐称作大李,将李世石称为小李。大李成为这个榜单中蝉联榜首时间最长的人(16年)。在他之后,小李接班又占据了5年时间。

日本在六超老去之后,地位大为下降,如依田纪基、张栩等人,只能在国内嚣张,国际上已经明显是韩国人的天下了。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在前100名中,只有7个日本棋手。然而,日本的特点是,围棋普及率高,虽然没有多少顶尖棋手,但却有相当的中坚力量。在整个榜单中,日本棋手总数量并不少于中韩,但主要集中在500名以后。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就复杂一些了。

1985~1990年,主要是聂卫平抗日。1990~1995年,主要是马晓春抗日。1997~1999这三年,全世界都匍匐在韩流之下。

2000年之后,中国逐渐走出低谷,代表人物是古力。他与大李、小李缠斗近10年,虽然败多胜少,但好歹没像日本那么惨。

2012年以后,随着小李也渐渐年长,不在状态,韩国开始面临新生代不够优秀的问题。反倒是中国,开始进入人才爆发期,逐渐赶上并超越了韩国。

比如2004年,古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当时的棋界比较看好另一个姓古的选手——古灵益。

接着,我有好多年没有关注围棋。到2011年的时候,棋界看好的人换成了檀啸。又是几年不关注,现在这个人换成了柯洁。

棋界热点的变化,实际上并不是之前的人不行了,而是后来的人太凶残了。

比如古灵益至今也只有五段,但和董方卓成为董卓不同,古灵益现在世界排名31名,算是中等九段的水平。

最后吐槽一下这个榜单。它所采用的WHR算法,在我看来是有些问题的。

1.大李在1991年以前,收录的棋局数据并不好看,居然当时就是世界第一?一般的观点认为1993年,大李拿了几个世界冠军之后,才真正统治棋坛。

2.大李统治棋坛16年,鼎盛时期的最高分居然不如柯洁?类似的还有赵治勋,他80年代的分数,放到现在,还不如刚出道的李世石、柯洁。

总的来看,这套算法似乎存在通胀问题,比较绝对分值,并无意义。而看看选手之间的分数差距可能更有意义。比如大李在全盛时期,明显领先其他棋手一大截,这和事实是比较接近的。

围棋历史

围棋在中国的历史虽久,但内容却不多。现代围棋,尤其是职业围棋,主要是从日本发展而来的。

本因坊道策算是那个时代最强的棋手,对围棋理论也有重大贡献。相比之下,中国的黄龙士、当湖十局就逊色些了。

100年之后,本因坊秀策创造了执黑不败的神话。其中的耳赤之局,似乎只有AlphaGo才能下的出来。

再过了80年,棋界进入了昭和棋圣吴清源的时代。我对围棋历史的了解,实际上也是从一部吴先生的传记开始的。

段位

段位制度也是日本发明的,从名号来看,明显模仿中国的“九品中正制”。但是不同的是,段位以九段为最高,而品位以一品为最高。

最早的日本围棋只有“上手”的概念,意思就是“国手”。到了幕府设置“棋所”统管棋界的时候,出现了“名人”的称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出现过两个高手势均力敌的情况,即所谓的“半名人”。

到了道策的时代,终于以上手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段位体系。即上手为七段,半名人为八段,名人为九段。九段不仅是棋手的最高段位,而且是棋界领袖,同时只能有一位。

此外还有棋份的概念,这里的规则名词很多,但主要是让N子和让N.5子。让N.5子的含义是每下两局,一局让N子,一局让N+1子。道策规定每个段位之间,棋份相差半子。

段位制度在幕府时代,的确很好的反映了棋手之间的实力,但这种情况在现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九段的泛滥。在“最后的名人”本因坊秀哉去世之后,旧有的棋界制度彻底崩溃。当时的棋界最强者是昭和棋圣吴清源,然而吴是中国人,显然不能当名人。于是日本棋界开始采用名叫“大手合”的升段赛制,来确定棋手的段位。

这个赛制进步的一面是,棋手的升段更为规范,避免了之前推举制的弊端。然而这只是对低段棋手而言。对九段而言,由于同时只有一人,实际上并无推举一说,你的棋力如果不是当世第一,总有人不买你的账的。

而升段赛的弊端在于,已有的九段不用参加升段赛(都九段了,参加有何意义?),你只要成为最好的八段,就能升为九段。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九段的泛滥。比如日本的九段棋手,1954年仅为三人,到了2001年的时候,竟多达106人。

九段泛滥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发证机关的泛滥。比如,仅日本就有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两家发证机关,后者明显要水一些。

其次,低段棋手的水平进步很快。其中,尤以1990年代的韩国最为变态,常有二三段棋手吊打中日九段棋手的情况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幕府时代的高手基本都集中在围棋四大家之中,这些家族将棋艺视为不传之秘,从而限制了外部高手棋艺的提升。这种情况在现代棋院制的条件下,有了很大改善。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比如,关西棋院的棋手弱于日本棋院,实际上就是因为关西棋院缺乏高手导致的。弱二段的樊麾在欧洲居然能拿冠军,亦可见欧洲棋手的提升有多么困难。

综上,段位在当今棋坛基本上沦为荣誉称号,不再反映棋手的实力强弱。

中国的段位制度始于1980年代,因此到了1990年代时,相比日韩更为合理一些。既不像日本那样,高段很水,也不像韩国那样,低段很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段位没有区分度,从而发生低段吊打高段的事情。

2000年以后,三国相继放弃升段制度,而采用赛事升段的方式。这种方式目前来看,对于限制高段棋手数量很有效果,但随着赛事的增多,仍有泛滥的可能。

Fork me on GitHub